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5章 换弹不换枪  (第5/7页)
    沈树人继续往下复盘,很快又注意到左子雄和皮萨罗装霰弹的另一个重要cao作差异——    西班牙人即使装霰弹,也会用一颗足够大、而且质量较好较为贴合枪管的独头弹,压紧整个后续装药。    说白了,就是后来18世纪西方火枪霰弹标准cao典要求的buck加ball模式,buck是小弹丸,顶上要用独头弹ball压紧。    而左子雄用霰弹的时候,有时就是纯霰弹了,顶上的压紧弹丸质量层次不齐,有时甚至就随便用些碎铅子压紧塞满表面即可。    崇祯十三年的地方武备,也确实不能要求更多,粗制滥造已经非常严重。    沈树人却是有物理知识的,他稍一排查,就想明白原因了。    “我大明鸟铳设计时,因常年发射独头弹,没考虑过远程以霰弹伤敌,也不注重霰弹有效射程,对霰弹的适配技术有些脱节了。    发射霰弹时,有枪管气密性好的压顶弹,是非常重要的。这样能防止火药燃气爆膨时,气体在枪管内部时、就从弹丸上下左右泄露出去、吹歪了弹丸飞行的方向。    独头弹因为口径跟枪管内径差不多,稍有泄露还吹不歪,会被枪管束缚住前进方向。霰弹的口径比枪管内径小得多,旁边有气体吹过,霰弹会在枪管里上下左右乱撞乱跳,出膛时当然就毫无准头可言了。”    学习一个知识最好的办法,就是自己有所领悟后,再转述给别人听。在好为人师的过程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